产品参数 | |
---|---|
产品价格 | 电联/套 |
发货期限 | 当天 |
供货总量 | 999 |
运费说明 | 面议 |
范围 | 吴中ISO质量认证(宜昌)网上公布后付款服务网络覆盖江苏省 南京市、苏州市、连云港市、无锡市、常州市、淮安市、徐州市、盐城市、镇江市、南通市、泰州市、宿迁市、扬州市 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吴江区、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等区域。 |
ISO9001:2000体系文件编写目录:
一.体系文件编写的重要性
二.体系文件的架构
三、文件的结构
四.流程图绘制
五、编写文件的五忌
六、文件的审查、批准
七.质量手册范例
八.程序文件范例
九.工作指导书范例
ISO9001:2000体系文件编写内容简介:
系文件在ISO9000、ISO14000及QS9000体系建立和运行的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1)符合标准要求
在ISO9001和QS90004.2及ISO14001的条文中,均要求组织
“建立并保持局面的体系,以满足此标准的要求”。
(2)工作的依据
建立体系文件重要的作用即是所有的工作有所依循,保持
一致和稳定的工作方式,以避免不同的人在操作相同的工作
时出现不一致的工作方式和标准,或者由于口头交待沟通工
作的方式和方法欠明确和清楚。
(3)管理技术水平的基础
当所有的工作要求都文件化后,公司即可在此基础通过日
常工作,不断地完善管理和技术的要求。
(4)防止经验的流失
书面化的运行体系亦可避免由于人员的流失而导致经验的
流失,从而造成动作上的因难。
..............................
ISO14001认证需要监测的项目?
这里所讲的监测主要是组织内部的自我监控系统,这个系统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与实施起到自我监督、自我评价与及时改进的重要作用。
* 首先应针对本组织的实际状况建立监控指标
如:排放浓度、数量、库存指标、公众投诉等等。
* 应有监测设备、监测制度以及相关的常规校准措施等
* 达标状况的监测及记录
应记录监测结果,形成连续的信息管理,通过自我审核、评价,把问题及时提出来,并向领导和员工做报告
ISO10012认证审核中的问题点
因为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就是对由于测量设备的失准和测量过程的失控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的测量结果进行防范和控制以 限度地降低风险。测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共性的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
1 测量过程控制
?
测量过程控制是ISO10012:2003标准的一个发展。因此,企业建立新的测量管理体系区别于过去的计量检测体系中根本的地方就是在是否实现了对测量过程的控制,如果企业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只对测量设备进行有效管理,而缺乏对计量过程进行控制,那么就不一定能完全保证测量结果数据始终保持准确和一致。测量过程的控制可区别为重要(含高度)测量过程和一般测量过程控制,这有利于确保测量过程受控,又节约投入的资源。
?
适用于高度测量过程控制的有:关键性的测量过程(包括产品检验、试验、化验等领域);复杂的测量过程(包括在线工艺过程等领域);对保证生产的测量(包括易爆、易燃、有害领域);昂贵代价的测量过程(包括进出关口结算、配料等领域)。
?
适用于一般测量过程控制的有,对于非关键的零部件的简单测量。对测量过程实施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高度测量控制方法:(包括核查标准、控制图、统计技术等);一般测量控制方法:(包括重复测量、留样再测、特性分析、设备抽检、环境监测、人员监督等),以减少和由于异常故障,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
?
2 计量确认过程的监视与计量过程的监视的区别
?
这主要是监视的对象不同,前者是对测量设备而言,后者是对测量过程而言。测量设备的监视是监视其特性和要求的符合性;测量过程的监视是监视其过程符合规定的能力(人员操作技能、设备的配置、环境条件、测量方法、文件(软件)等是否满足测量要求)。监视实际上是有效控制测量过程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监视应制定所用方法如(核查、比对、统计技术、审核、顾客满意调查、定期检查、验证证明文件等),并应做好监视记录。目前,在审核中发现对监视出现的不符合项也占有一定比例。
?
3 必须掌握两个关键
?
关键一是企业 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和认清测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和目的,必须亲自抓,才能实现统一管理,才能为实现方针和目标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
关键二是企业必须全员参加,因为测量过程控制涉及各个部门,需要搞好培训,对照标准逐条落实,使员工能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正确处理和解决测量过程出现的问题。
?
4 需要掌握两个难点
?
难点一是ISO10012:2003标准指出:“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每一个测量过程都应评价测量不确定度。”因此,要求企业计量职能部门人员需要掌握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使企业计量向国际水平靠拢,保证新的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
?
难点二是将顾客的测量要求转化为计量要求。因此,要求企业有关人员需要具有掌握生产工艺过程知识和计量综合知识,以便准确表述预期用途。
?
5 开展企业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效果
?
5.1 通过审核,了企业计量管理和检测水平,使企业的计量检测能力对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节能降耗、企业效率发挥了重要技术保障作用。
5.2 通过审核,使企业在测量设备管理基础上建立对测量过程的控制体系,加强对计量数据的持续监控,极大地减少了企业因测量不准造成的风险和后果。
5.3 通过审核,使企业建立现代计量检测体系,以便能够适应经济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对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参与国内外招标、签订合同时具有稳定的计量基础保证作用。
5.4 通过审核,使企业计量实验室环境条件得到改善。配置了相应的恒温设施,并对影响实验室的区域进行了有效隔离,确保了实验室的良好工作环境。
5.5 通过审核,进一步规范了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准确度等级要求,有效地对企业开展节能降耗、生产经营、领导决策提供了更为准确可靠、稳定有效的测量数据。
?
6 需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范围
?
在测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过程中发现,某些企业列出的需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一览表上只反映了产品制造和质量检验范围内的测量过程,而未将经营管理、、环保等方面的测量过程列入高度控制。
?
例如某机械制造厂生产过程中所用的专用校对塞规是自制的,精度要求到微米级,且专用校对塞规的检测是用高精度的三坐标测量仪进行的。该企业在建立测量管理体系时只将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和质量检验过程中的检测列入需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却未将专用校对塞规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和质量检验过程中的检测列入需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试想:如果专用校对塞规的检测结果有误,那用该专用校对塞规检测的产品质量如何得以保证?
?
也就是说,该产品的检测结果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作为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企业就应该将专用校对塞规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和质量检验过程中的检测列入高度控制的范围以确保产品的检测结果准确无误。GB/T19022-2003/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以下简称ISO 10012)的7.2.2测量过程设计中的“指南”已说明“高度的测量过程控制对那些包含有关键性的复杂的测量系统,对保证生产的测量以及由于测量结果不正确会引起后续的昂贵代价的测量来说是合适的”。即需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产品制造和质量检验范围,而应包括企业的经营管理、能源管理、生产管理、职业管理、环境管理以及产品制造前的准备工作等方面的测量过程。
?
三合一管理 体系的实施步骤认证
组织领导层统一思想并做出决策;
立三合一管理体系的领导班子和工 作班子
分层次的教育培训,没有进行相关标准的文件编写培训的应进行相应培训。
根据法律法 规和顾客、相关方、社会、员工的要求,组织的宗旨管理现状制订组织一体化管理方针。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 过程,识别并评价环间因素和危险源。
根据管理方针,制订管理目标各指标
进行三合一管理体 系的职能分配,明确相应的职责和权限
根据目标制定产品实现,环境和职业品质量计划各管理方案。
编制三合一管理体系文件。
发布并定三合一管理体系文件。
配备和落实三合 一管理体系所要求的人力,基础实施和其他资源。
试运行3-6个月
培训并聘任满足三合一管理体 系要求的内审员。
进行主办一次依据3个标准覆盖全部管理部门和要求的内部审核。
跟踪评审后 可合项纠正措施
召开管理评审会,评价三合一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充分和有效性,并提出组织持续改进的方向。
实施改进,保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